首页   解决方案   战略   预算   执行   评估   行业相关   个性化服务   思路决定出路   
 
行业相关
 
 ·各地房地产企业录
北京天津上海
广州深圳厦门
山西辽宁吉林
内蒙古浙江 安徽
江苏 山东 河南
江西广西海南
四川贵州云南
甘肃 青海宁夏
重庆 新疆陕西
河北湖南 湖北
黑龙江福建香港
 
 ·房地产政策松绑几率加码 但恢复市场信心更关键


房地产政策松绑几率加码 但恢复市场信心更关键

近日,中铝(2600.HK)发布盈利预警,并宣布下调产品价格。该公司在公告中称,“受需求走软影响”,公司已从10月1日起下调货品价格。这是今年6月以来,该公司第三次下调价格。

消息公布后,中铝股票大幅下挫。道琼斯分析称,中铝的灾难可能对中资地产股不利,因为房地产行业是中国最大的铝消费者。中铝的问题意味着,住宅建筑对铝的需求显著放缓。

铝及钢材价格的下跌,铝业及钢铁行业的盈利预警,正在给它们的主要消费大户——地产行业提供一个政策松绑的机会。与几个月前最终偃旗息鼓的“救市”舆论相比,如今地产业政策松绑的可能性正在增大。

“被迫”松绑?

受地产影响较大的还包括中国的整个钢铁行业。根据中国钢铁协会统计,地产板块占到整个钢铁行业需求的38%。但是,按照国内最大的钢铁集团宝钢董事长徐乐江10月初在行业会议上的讲话,“中国钢铁行业高速增长的态势已经结束,行业拐点开始显现”。

今年8月以来,宝钢已经两次带头降价,这加剧了全行业冬天的到来。钢铁类股票在市场上也跌幅严重。据统计,8月份,中国生铁产量年同比下降1.5%,而粗钢产量年同比下降1.3%,这是近年来第一次收缩。

显然,上述数据显示,地产业持续近一年的调整已经将风险传递到其他产业领域。今年以来,已经有很多上市地产公司宣布将大幅调低今明两年的开竣工面积,随着更多的地产公司在后市谨慎与悲观的预期下加入这一行列,地产业将传递更多的坏消息给产业链条上的伙伴们。

那么,监管层会熟视无睹吗?他们是否会被迫从政策上给地产业松绑呢?正是由于包括信贷紧缩在内的多项措施引发了地产业这一轮全行业调整。

至少,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部主席李晶是这么认为的。上周发表在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专栏文章中,她说,中国政府应出台措施支持房地产业。她的依据是,中国无法承受楼市的大跌,因为房地产行业占到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近四分之一,并贡献了10%的就业。

“为了避免经济陷入全面衰退,提振地产业的措施十分必要。随着10月9日至12日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加之中国领导人公开表示在全球金融危机面前有必要采取主动措施未雨绸缪,我们预计未来几周将出台更正式的信贷放松政策。”李晶说。

事实上,就在李晶发表上述言论的第二天,中国央行宣布六年来最大胆的一次降息决定。市场普遍预期,未来几个季度还将出台类似的决定。部分研究机构甚至预言,随着需求和经济增长放缓,中国已步入降息通道。

李晶认为,支持地产业的潜在措施包括:进一步下调利率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这会使地产市场间接受益;下调第二套住房的首付款率;更广泛地批准地产公司债券融资;下调或免除土地增值税;允许购房者以抵押贷款付款抵减个人所得税。

恢复市场信心更关键

但是,因担心宏观经济放缓从而松绑地产的“救市”逻辑,在当前会遭遇很多反对票。

大数业内人士认为,假如政府这么做将意味着“地产业绑架中国经济”的观点成为现实,而“地产业应该为此前的暴利时代与不理性付出代价”。一些地产大佬甚至相信,目前的市场调整有助于全行业长期更健康的发展。

银监会政策法规司一位人士对记者表示,地产市场上的参与主体非常多,有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购房者及其他产业,每个参与者都会对市场有不同的看法与感受。当有人说地产全行业面临生死危机之时,购房者还在抱怨房价太高。因此,监管层的政策取决于市场上的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

“共识形成后,政策就比较容易出台了。”上述人士说。

一些经济学家也对潜在的“救市”措施的效果表示怀疑。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在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目前地产业遭遇的最大难题是交投量低迷,人们不愿意掏钱买房,买房信心不足。如果这一点没有改变,“外部的救市措施如放松信贷、二套房房贷首付下调等都不会有太大的效果”。

曹远征表示,目前地产业的治本之策在于恢复买房人的信心。但是,对于恢复的时间,由于涉及到每个不同的个人,“就不好判断了”。

来源:搜房租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