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解决方案   战略   预算   执行   评估   行业相关   个性化服务   思路决定出路   
 
行业相关
 
 ·各地房地产企业录
北京天津上海
广州深圳厦门
山西辽宁吉林
内蒙古浙江 安徽
江苏 山东 河南
江西广西海南
四川贵州云南
甘肃 青海宁夏
重庆 新疆陕西
河北湖南 湖北
黑龙江福建香港
 
 ·救楼市帮倒忙 先救股市才是民心所向(1)


救楼市帮倒忙 先救股市才是民心所向(1)

【本文摘要】 与救楼市所存在的诸多弊端不同,救股市则是民心所向。而且从扩大内需来看,救股市的意义是不容低估的。目前我国政府正在积极拯救股市,这种做法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目前在救股市问题上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救股市还只是停留在隔靴搔痒上面。

  叶檀:救楼市 关键在明确预期  

  楼市要不要救?这不是一项选择题,而是已经落实为实实在在的救市行动。

  昨晚,财政部发布通告,将下调房地产税费与降低房贷利率--从11月1日起,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首次购房首付最低调整为20%……从10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及降低房地产交易税费、支持居民购房到财政部网站发布公告,仅仅一周时间。

  救市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有行动,有表态,有措施,如果说这不叫救市,那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行动可以叫做救市。

  调控楼市涉及地根与银根两根。地根松动,土地流拍现象比比皆是,加上今年下半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将下降,已经说不到收不收地根的事。另一个就是银根,可能的措施包括,将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贷款首付比例由40%降至20%~30%,放松公积金贷款上限。地方政府有权的是降低税收,将房地产交易收益返还一部分给购房者,以激活房地产交易。

  公积金牵涉到建设部,地根与税收牵涉到地方政府,利率牵涉到央行,三方已形成救市合力,否则地方政府的一系列救市举措无法出台。

  笔者支持救市,也支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两者并行不悖。从去年以来,我国的实体经济受全球金融风暴冲击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而房地产行业由于关联度高,成为实体经济与金融领域的重要枢纽。很明显,房地产领域因为捆绑了实体经济、就业、银行与地方财政收入而被援助。同时,政府增加投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可以缓解社会不公,减少房地产泡沫发生的可能性,更可以使房地产市场恢复元气。

  不得不指出,救市政策太晚,很可能效果不彰。房地产市场与股市的共性,就是投资者追涨杀跌的本能。当房地产行业引领经济进入下行周期,一些楼盘价格开始下调,投资者业已形成下调预期,必须经历一个完整的周期,才能进入上升通道。在趋势业已形成之时救市并不能改变大势。如果在实体经济刚受冲击时就出台稳定房地产政策,效果可能会好得多,不至于出现建材等基础产品价格大幅下挫、蔓延到钢铁等各个行业的局面。因此,救市未必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些城市救市之后首日,房屋成交量为零,就很说明问题。

  更重要的是,政府必须以明确、长期的政策给予房地产购买者与业者清晰的预期,至少不要隔两三个月就调整税费,使业者无所适从,也让投资者对政策的朝三暮四感到害怕。

  政府降低契税是明确的利好,与降低契税相比,二套房税收十年不变是更大的利好。这样,购房者可以评估交易成本,自然形成不同的消费群体,各方按照预期行事。短期利好表面上是给各方信心,实际上增加了政策风险,交易成本飘忽不定,唯一的后果是让所有人都成为投机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抛低吸,赚取差价。

  把仇保兴的话当成救市的确凿证据大可不必。如果不是实体经济下行迹象如此明显,如果对泡沫化的担忧仍然存在,就算是建设部某位官员喊破嗓子也不会起到什么效果。房地产商应该感谢全球金融危机,实体经济的下行,使房地产拉动投资的作用突显,而不是削弱。

来源:中国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