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解决方案   战略   预算   执行   评估   行业相关   个性化服务   思路决定出路   
 
行业相关
 
 ·各地房地产企业录
北京天津上海
广州深圳厦门
山西辽宁吉林
内蒙古浙江 安徽
江苏 山东 河南
江西广西海南
四川贵州云南
甘肃 青海宁夏
重庆 新疆陕西
河北湖南 湖北
黑龙江福建香港
 
 ·救楼市帮倒忙 先救股市才是民心所向(4)


救楼市帮倒忙 先救股市才是民心所向(4)

许小年:我们目前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不是救市 是托市  

  美国政府最近引入的一系列政策,其实包含了两类完全性质不同的政策,一个是救急措施,另外一个是调节经济。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看到的政策,基本都属于救急,还没有谈到经济萧条之后如何刺激经济。

  欧美政府的救市目标很少针对股票指数,而是针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看一下美国资本市场的历史,曾经有好几次股价大幅下跌,政府实际上都没救。比如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美联储发了一个将一如既往地维护市场的流动性的声明,什么意思,大家自己理解。另外,美联储在股价大跌时提高了向金融机构贷款的额度,除此之外没有采取任何其他动作。2000年新经济泡沫破裂,纳斯达克当年4月指数大跌,美联储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甚至在6月还加息一次,8月纳斯达克指数再次下跌,美国经济出现了明显衰退征兆,美联储才于12月开始减息。很明显,美联储那一次减息不是为了救市,而是为了防止美国经济由于科技泡沫的破灭而陷入衰退,针对的是实体经济。

  1929年那一次大危机是美国政府该救而没有救,所以引起了银行的大面积倒闭,信心丧失,信用急剧收缩,最终导致了大萧条那样的灾难。真正动用货币政策来救援机构的是1998年,当时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倒闭,金融体系振荡,美联储宣布减息,并且安排了对长期资本的民间收购,但是美联储并未出资。美国当前的金融危机不应该把它解释为股指的暴跌。美国人现在的状况,基本上相当于1997年的东盟各国,相当于上世纪80年代的拉美各国,是金融危机。两者的区别是什么?金融体系为本,股票价格为标,美国人现在救的是它金融的根本,救的是它经济的根本。

  欧美的救援和我们这边托市的区别就在这里。我认为我们目前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不是救市,是托市,它的全部目的在于推高资产价格,这是非常不一样的。美国和欧洲的救援,英文叫Bailout,实际上是急救金融机构的意思,其实翻成救金融机构、救金融市场,可能更准确一些。Bailout的核心、全部目的,是恢复市场信心,是防止系统性的大崩溃。救援的终极目标不是股票指数,而是恢复信心,而是拯救破产的金融机构,重新启动金融市场。救和不救的分界线在于是否存在着系统崩溃的危险。如果存在危险,必救,如果并不存在,这就没什么好救的,让市场去改正,尤其在估值方面让市场自己改正自己。

  这里就涉及在金融危机的面前政府的职责、角色到底是什么。我想引用斯密的说法,他把政府的职责定义为守夜人,是市场经济的守夜人,如果一切正常,守夜人可以去睡觉。如果发生火灾,守夜人必须出动去尽力扑灭。美国现在是大厦失火,后院失火,政府必须承担他的责任,采取果断措施,把这场火灭掉。美欧政府实际上在干预市场的时候都做出了承诺,入股商业银行、入股金融机构都是暂时的,待将来形势恢复之后,都会撤出。

  其实亚当·斯密在讲守夜人的时候也包含了另外一层意思:在信心崩溃、市场已经不能有效运转的紧急状况下,政府要采取行动。这时只有靠政府,比如说现在的美国。中国要不要像美国政府那样采取大规模的救市行动?先问一下,中国金融体系是否处于崩溃的边缘,如果不是,答案就有了。

  在这样如一个格林斯潘所讲的百年一遇的金融大灾难面前,我们能做的,是保持自身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健康,控制好货币发行,深化改革,端正金融机构的激励机制,稳定中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国的稳定就是对世界金融体系稳定的最大贡献。(作者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

  高善文:危机下如何救市才见效  

  在日前举办的财富课堂上,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为读者分析---

  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爱德华·拉齐尔最近表示,美国部分地区可能已经陷入经济衰退。全球经济衰退已处于正在进行时,中国经济正在受到影响,危机之下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刺激经济才更有效?上周六,在本报与招商地产联手举办的北青财富课堂上,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为到场的读者进行了精辟的讲解。

  ■第一课:

  从危机看中国房市和金融部门  

  高善文指出,从危机的性质和演化过程来看,本质上,美国这次金融危机还是由于房地产市场和银行或者说金融部门之间非常深刻的联系。银行是一个高杠杆的部门,靠大量的负债来运转,在向房地产市场提供大量的融资之后,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问题,银行危机也会发生,那么现代经济体系的心脏停止跳动,就可能演化成经济危机。在这一点上,美国这次经历的金融危机跟日本1991年的经济危机相比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高善文指出,中国的金融体系也涉及到房地产融资,在这一点上同日本、美国没有什么区别,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因此发生严重危机的可能性相对要小一些,且能够很快被控制。这是因为:

  第一,如果中国住户不能按揭还款的话,要对负债承担无限责任。也就是说,如果房价跌到住户资不抵债的情况下,住户已是负资产,但仍要向银行还款,这样对银行体系的保护力度非常大;而美国在正常的商业条件下,住房按揭承担的是有限责任,房价一旦跌到其资不抵债的情况下,可以把损失转嫁给银行。第二,我国房地产按揭贷款占全银行贷款比重在10%左右,比其他发达国家要小得多。但是很多人认为事实上中国银行对房地产风险的暴露要大很多,比如通过土地储备、土地的购置过程对房地产开发商形成的贷款,以及对建筑商发放的贷款。这样的看法是有道理的,但各国在这个层面上不完全具有可比性。因为细项数据披露不很充分,我国银行业对房地产风险暴露还不很清楚,但现在来看没有发达国家那么大。第三,我国房地产泡沫主要集中在价格层面,供应过剩层面上问题并不严重,住户部门的杠杆比例比较低,相应的银行风险暴露可控。

  "总之,目前我国房地产价格泡沫正在破灭,但不至于形成银行业系统性危机,短期成交量下降会对总需求的冲击比较大,但形成长期负面影响的可能性比较小,可以通过总量需求管理政策来应对。"高善文表示。

来源:中国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