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解决方案   战略   预算   执行   评估   行业相关   个性化服务   思路决定出路   
 
行业相关
 
 ·各地房地产企业录
北京天津上海
广州深圳厦门
山西辽宁吉林
内蒙古浙江 安徽
江苏 山东 河南
江西广西海南
四川贵州云南
甘肃 青海宁夏
重庆 新疆陕西
河北湖南 湖北
黑龙江福建香港
 
 ·房地产救市向美国学习


房地产救市向美国学习

时寒冰

  《上海证券报》评论版编辑

  在针对刺激住房消费的政策出台后,许多人认为,中国在学习美国,确保房地产市场的稳定,避免实体经济大起大落。其实,这是一种曲解。

  美国并没有出台刺激民众购房的措施,而是听任房价的自然调整,使房地产业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自我挤压泡沫,从而,使房价逐渐调整到市场能够接受的程度,寻求到支撑后,再找寻方向。然后,对企业减税并提供财政激励,使企业在2008年增加投资,提高就业。同时,减少个人所得税,以支付必要的家庭开支。美国的政策思路非常清晰,鼓励房地产业以外的行业发展,通过刺激其他行业的发展,来避免房地产业调整可能给经济带来的衰退。

  应该说,这是一种非常理性的选择。

  因为,维持泡沫的结果,必然是泡沫以破坏性更强、更可怕的方式破灭。以日本为例,在1985年的“广场协议”后,日本房价飞涨,泛滥的投机又推波助澜,6年内,大城市的商业地价狂涨3倍多。上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房市步入明显的调整迹象。在楼市自身的调整动能已经非常强烈的情况下,日本担心房地产泡沫破灭给经济发展带来危害,便出台措施,试图阻止泡沫的破灭。

  但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泡沫是可以维持的。日本没有能够拯救楼市,反而延长了楼市的调整期,使得楼市经过了一个更加漫长的寒冬和更加痛苦的深幅调整——被经济学界称为“失去的10年”。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行业,当发展到狂热的地步,当发展到社会资源蜂拥而入的地步,当发展到每个经营主体都能安享暴利的地步,就说明这个行业已经出现了问题,而问题往往会通过行业洗牌的方式来完成。因此,日本经济学家榊原英资在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指出:“全世界的房地产价格都在下跌,所以中国的房地产也不会例外,它肯定会下跌。现在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有点像10多年前的日本一样。”

  对比美国和日本的经验、教训,有利于我们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分税制改革以后,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的依赖度非常高,如果地方政府不维持高房价,不维持高地价,其财政收入就可能下降。这种畸形的经济结构,是地方政府在楼市刚出现调整迹象时,就迫不及待地采取救市措施的根本原因。

  但是,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则是外力难以改变的。事实上,在相关鼓励居民购买的政策出台后,地产和金融两大相关类股票的下跌,就代表了投资者对后市的悲观预期。我此前曾经多次提到一个观点:高房价是制约中国股市的最大一只鞋子,何时这只鞋子落地,中国股市何时能够找到支撑,步入筑底阶段。而现在,救市措施等于把这只带着脚气味的鞋子重新举到了头顶,因此,中国股市再次陷入迷茫状态。

  在相关救市政策出台后,一些开发商停止了优惠活动,甚至停止了打折。相应地,地方政府也会继续带着暴利的心态出让土地,拒绝自我挤压地价中的泡沫。显然,救楼市的政策在被解读为,维护高房价。而这所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延长楼市的调整时间,使成交量低迷的状况更长久地持续。而且,一旦救楼市无法产生效果,即无法达到改变成交量萎缩状况的目的,此前的炒房客就可能因为预期的改变,而加快把住房推向市场的进程,进一步改变由于房价过高已经形成的畸形的供大于求的现象。

  以北京为例,根据媒体的公开报道,今年下半年,北京市场的存量住房将远远超过30万套,而北京上半年的住房销售才3万多套!供大于求的趋势日益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房价依然很高的情况下,降低房贷首付,等于把楼市泡沫破灭风险与银行更牢固地捆绑在一起,这会加大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这与通过政策调整化解次贷危机风险的初衷可能正好背离。而且,国际热钱苦于成交量的低迷无法套现离开,相关措施的出台或许给这部分热钱套现撤离提供机会,而一旦形成这种局面,则有可能重演越南房价的过山车悲剧。

  在全球深受次贷危机影响,面临衰退的大背景下,也许,美国的救市策略更值得借鉴。把政策鼓励的重点放在房地产以外的领域,给房地产一个调整的机会,只有经过充分调整的房地产才会更健康。同时,其他领域消费的提升,也有利于改变内需低迷的状况,并且顺应了民意,可谓一举多得。应该认识到,当房价下跌到与民众购买力相对接的阶段,不仅会给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依托,也由于房价泡沫的挤压,而释放出更大的购买力,即把通过泡沫吞噬的部分购买力释放到其他相关领域。这样做,无论是从民生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来看,都是有益的。

理财一周独家稿件声明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理财一周”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各媒体转载请注明来源:www.zaobao18.com理财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