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解决方案   战略   预算   执行   评估   行业相关   个性化服务   思路决定出路   
 
行业相关
 
 ·各地房地产企业录
北京天津上海
广州深圳厦门
山西辽宁吉林
内蒙古浙江 安徽
江苏 山东 河南
江西广西海南
四川贵州云南
甘肃 青海宁夏
重庆 新疆陕西
河北湖南 湖北
黑龙江福建香港
 
 ·多家房地产企业因销售压力裁员 风险控制成热点


多家房地产企业因销售压力裁员 风险控制成热点

好时一好百好,坏时面目狰狞,一年的楼市调整,让不少地产公司的老板都倍感生意难做,倍感人员成本压力太大,倍感手下只领工资没效益的员工太多,于是——裁员。

近日已经有多家房地产企业都传出了裁员的消息,这股裁员风潮不光局限在开发企业,中介、经纪、装修,甚至一些小规模的贷款抵押公司都有了裁员潜流,而据业内人士预测,这股裁员潮将在年底达到高峰。

销售压力成为诱因

近一时期,各家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情况都不尽如人意,已经有多家房地产企业下调了年初制订的销售计划。

进入8月份,就有房地产企业相继发布销售计划调整情况。万科在对市场做出判断后,调整了今年新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数量。年初,万科计划的新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分别为848万平方米和689万平方米,目前万科对下半年的开竣工计划进行调整,预计全年开工面积将为68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将为586万平方米。相比分别下调了165万平方米和103万平方米。随后,首开股份也调整了年度的开工计划。

进入9、10月份,降低销售计划的企业数量增多,雅居乐方面已经将全年完成的总楼面面积,由年初预期232万平方米,下调至215万平方米。远洋地产则已经将今年的销售目标由原定的80亿至120亿元人民币削减至50亿至70亿元,下调幅度约40%。

有地产公司人员对记者表示,现在各个企业都是把销售任务直接分解到人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销售目标,在公司销售目标调整的背后,自然引发了对销售部门进行整编的计划。

另有大型房地产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此次裁员其实是势在必行的,2006年、2007年的时候,市场太乐观了,公司招了太多的员工,当时的主要目的就是抢夺市场,员工管理、培训做得也不细,在市场局势不好的时候,这些新发展员工、新介入区域,表现也不稳定,借这个机会进行一些淘汰是公司发展的必然结果。

裁员风潮波及下游

市场销售清淡,开发商日子不好过,也波及到了中介、经纪、装修,甚至银行的房贷部门。

上海有媒体已经报道,中介行业的“龙头”中原地产拟部分裁员,初步“瘦身”方案是裁减约450人,也就是15%左右。中原同时透露,下一步还将调整门店数量。上海中原目前共有门店170多家,位居各大中介公司之首。

记者从北京市场了解到的情况是,近期一些中介公司门店压力也非常大,累月没有成交,因不少中介门店都把员工的工资和成交直接挂钩,很多员工不用等到公司来裁,几个月工资很低,自己就离去了,人员流动频繁。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公司出现了滑稽的场面,裁人和招人并行,在裁员的同时,还需要招一些愿意加入该行业的新人去填补重要门店的空白。

住宅成交清淡,一些装修、装饰、搬家公司也明显感觉到了压力增大,一些小规模的贷款抵押公司也觉得在2006年、2007年招了太多的人工。

风险控制成为热点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地产行业裁员潮的同时,对流程管理、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等岗位的人员需求则开始增大。前期一些对市场节奏控制比较好的企业,也纷纷稳定核心员工,确保公司平稳。

记者在几个著名的招聘网站看到,地产公司招聘风险管理经理、风险控制总监等职位的启事明显增多。在销售旺盛时,各招聘网站主要都是寻找开发、销售方面的人才,今昔对比,明显可以看到房地产行业的诉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有业内人士对记者预测,年底往往是劳动合同集中到期的时间,在合同到期日,将有大量的员工、高管进行结算,做新的职场规划。公司也会根据市场形势进行新的布局,行业内的这股裁员潮将在年底达到高峰。

前期一些对市场节奏控制比较好的企业,也纷纷稳定核心员工。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表示,未来,无论市场如何变化,SOHO中国都不会因此而大规模裁员;工地的工程,无论外面市场如何波动,都不会停工。项目的收购仍在按计划进行,当手头的资源和现金不能用来创造社会财富时,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就会拿走这些资源。

来源:搜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