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解决方案   战略   预算   执行   评估   行业相关   个性化服务   思路决定出路   
 
行业相关
 
 ·各地房地产企业录
北京天津上海
广州深圳厦门
山西辽宁吉林
内蒙古浙江 安徽
江苏 山东 河南
江西广西海南
四川贵州云南
甘肃 青海宁夏
重庆 新疆陕西
河北湖南 湖北
黑龙江福建香港
 
 ·中国救市凸显政策着力点 稳定地产是关键


中国救市凸显政策着力点 稳定地产是关键

本周金融海啸继续蔓延,外围市场跌跌不休,投资者普遍担忧美国金融危机转为经济危机,引起全球性经济衰退,在此大背景下A股不可能独善其身。业界分析人士认为,国内政策救市越来越救到了点子上,有利于A股市场的稳定。

  一样的救市 不一样的方式

  应该看到,中国救市方式与美欧是不一样的。美国次贷危机是银行出现流通性问题、障碍性贫血,通过向金融系统注入资金间接救股市。欧洲金融系统与美国关系密切,其救市的方式也如出一辙。德意志银行近日明确指出,当前金融系统崩溃的风险有所减退,但市场对于经济衰退的担忧却日趋加重,并影响了救助政策的效果。

  与欧洲不一样,中国受美国次贷危机直接影响很小。正如多数外国分析家强调指出的,中国金融市场的特色使得这个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受到了保护。国内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美国的金融业占据半壁江山,虚拟经济的下滑导致的“负财富效应”对居民消费影响巨大,而消费占了美国GDP的60%~70%,因此,美国要通过救助信贷市场进而拯救实体经济。由于中国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的不对称关系,实体经济向好只是股市繁荣的必要条件(即实体经济上行不意味着股市上行,实体经济下滑则股市必定下滑),因此,需要救实体经济来拯救股票市场。

  那么,中国救市方式的着力点在哪里?分析人士认为,近期市场上流传的一些寄希望对股票市场强力行政干预的所谓利好,可操作性不大。而针对未来外需减少的预期,从挽救实体经济入手,通过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启动内需来保持经济增长,通过补贴出口退税措施来促进出口贸易增长,并且通过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和股市的交易运行机制来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或许才是救市的真谛。

  启动内需是战略 扶持出口是战术

  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对启动内需缺乏信心和紧迫感。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再次把激活和扩大国内消费的任务摆在了我们面前。在当前新形势下,启动、引导、激活和扩大国内消费,更具重要的战略意义。分析人士指出,去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了65%左右,但我国的年均最终消费率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思想认识上来个转变,将发展外向型经济与启动、引导和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国内消费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内外协调。事实上,十七届三中全会已经发出了“促内需,保增长”的动员令。

  即使投资者最担心的出口减退,也不像想象那样可怕。相关专家分析认为,虽然西方国家出现了金融危机,但越是在危机的时候,大家对于低价产品的需求会越旺盛。中国出口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使中国产品物美价廉的优势还存在。前三季,我国外贸出口增长21%,这个数字也是当前世界经济体中最好的。对此,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负责人施特拉克认为,中国的出口不会出现明显滑坡,因为中国出口产品以日常消费品为主,这种消费品的销售不会有太大起伏,因此他对中国的出口维持稳定比较乐观。如果说启动内需是战略的需要,那么,扶持出口就是战术的需要。有数据显示,中国外贸出口格局在发生变化,美欧日出口在萎缩,但应看到新型市场在增加,对拉美出口增加46%、对非洲增加84%、对俄罗斯增加55%。可以说,本周紧锣密鼓出台支持出口的政策,就是一套战术组合拳。

  支持就业是底线 稳定地产是关键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是一条符合国情的政策底线。今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从财政、税收和金融三方面促进就业。从金融来看,据有关监管部门预计:未来10年到20年时间,整个中国银行业贷款结构中50%左右将会是贷给个人消费者。这说明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金融业都将在启动、引导和扩大国内个人消费和投资理财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所有救市政策中,最令投资者关注的是本周推出七大举措鼓励住房消费。市场人士认为,此次出台的组合政策的力度,在此前任何一次房地产市场调整中是前所未有的,中央政策试探性出台,释放全面救市“信号”。选择提振楼市作为扩大内需的突破口,在情理之中。房地产业的发展可以拉动四五十个行业的发展,只要楼市活了,建材、水泥、家具、家电等很多相关行业才可以被激活,并带来新的就业岗位等等。业界解读为:救楼市也是救股市,救股市也是救消费,救消费也是救经济,“它是启动内需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来源:住在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