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解决方案   战略   预算   执行   评估   行业相关   个性化服务   思路决定出路   
 
行业相关
 
 ·各地房地产企业录
北京天津上海
广州深圳厦门
山西辽宁吉林
内蒙古浙江 安徽
江苏 山东 河南
江西广西海南
四川贵州云南
甘肃 青海宁夏
重庆 新疆陕西
河北湖南 湖北
黑龙江福建香港
 
 ·广州发展商无人先表态 谁涨价谁牺牲(一)


广州发展商无人先表态 谁涨价谁牺牲(一)

万众期待的救市实施细则至今只现冰山一角《家天下》本期“四问新政”剖析四大悬疑

  一问

  发展商:涨不涨价 谁说了算?

  政府救市新政出台,北京的地产大佬们观点鲜明,任志强称“感到了暖意”;张宝全声言“不敢贸然提价”;潘石屹高调认为“救市救得太晚了”。早在此前已放出救市风声的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则一再告诫开发商:“千千万万要清醒,不要冲动涨价。”反观向来低调的广州开发商,则暂时毫无声响,集体保持缄默。

  新政出台后,一向领行业风气之先的地产大佬万科的动态非常引人关注,“万科还会继续领降楼价吗?”对此,万科虽然没有直接回答,但其负责人的说法已预示着万科未来的走向——万科总经理郁亮向媒体表示:“鉴于市场不确定性大幅提高,短期内万科的经营策略将更加强调稳健性,即一方面坚持'现金为王’策略,为随时把握可能萌发的市场机会积蓄力量;另一方面,万科将借市场调整之机,致力于专业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自身的优势。”话中透露出的强烈信息是:现金为王。

从市场反应看,虽然救市新政出台后看楼的、咨询的客户明显增多,但除了个别主打小户型的楼盘直接受惠以外,绝大多数楼盘的成交并没有出现放量增长,甚至比十一黄金周还要淡静,这让期待量涨的开发商感到了心寒。快速回笼资金是目前的头等大事,现阶段的重中之重是如何快点把房子顺利推销出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最近虽然有新政利好,但开发商在推货时依然还是热衷打折,并没有哪家敢轻言涨价。上周,一近郊热销盘曾向媒体表达可能涨价的意思,但在本周发布的开售信息中,不仅维持原价,更推出了9.3折、送2万元大礼包等优惠,表明了其向市场“屈服”的态度。

  广州某大开发商坦言:“新政对楼市的影响不会很大,楼价的涨跌关键还是看供求关系,目前情况下不会轻易提价。”接受采访的许多开发商都对市场有着清晰的认识,普遍认为房地产行业历来与宏观经济和政策紧密关联,加上不少买家依然认为目前的房价还是太高,买不起。因此发展商更多的是希望借助新政促进成交量上冲,以便回笼部分资金。至于价是绝不敢涨的,谁先涨谁就会先“牺牲”。

  广州发展商暂无人带头表态,但私底下共同的观点是:“现阶段,谁涨价谁牺牲。”

二问

  银行:供多供少 就等你一锤定音了

  28日:农行上演

  抢闸发布与撤回风波

  10月28日,农行作为首家银行公布了房贷实施细则,不过在当天晚上又撤下了该细则,称“还需进一步修改”。至于建行、中行、招行、民生等银行广州分行有关人士,在记者发稿时仍表示:尚未收到总行的相关细则。

  据了解,农行撤销细则的原因,主要是按照新政策执行后,存贷差进一步缩小,这不仅压缩了银行的利润空间,也加大了银行的风险。

29日:央行宣布

  再度降息0.27个百分点

  央行29日宣布,从2008 年10月3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下调至3.60%,下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6.93%下调至6.66%,下调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

  对于农行28日紧急召回已出台的优惠细则,有市场人士认为,此举更像是为央行再次降息作准备。如果在未公布降息前各商业银行就推出新房贷优惠细则,一旦再度降息,各家银行就不得不再次调整刚刚推出的细则。这无论是对银行还是购房者,都将是件麻烦事。29日,央行果然宣布降息,相信接下来就要看各家银行的“好戏”了。

  购90~144m2皆受惠?

  早在2005年6月1日开始,广州已将普通和非普通住宅的面积标准设定为“单套建筑面积144平方米”,全国各地的标准也大致相同。

  由此可以推断,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144平方米以下的单位都将属于此次政策中所提到的“改善型普通自住房”之列。只要买家不是多次置业,即使是二次置业,也属于“购买改善型普通自住房”,应该可以享受贷款利率和首付款比例优惠。

  正在供楼的能减息吗?

  对于已贷款客户的利率优惠问题,记者以普通客户的身份咨询招商银行(600036)时,其客户经理表示,已贷款客户会根据当初签订合同时的约定执行。假如当初购房时签订的贷款合同约定“按照贷款基准利率为基础下浮15%”,而房贷新政规定“利率可下浮30%”,那么贷款客户是不可能按照新的政策执行的,“如果那样,银行将会蒙受巨大损失。”不过该行个人资产部有关人士则表示,已贷款客户也存在按照新标准执行的可能性。“如果有一家银行下调,其他银行也会跟风下调。如果不这样,客户将会转按揭,银行也会流失客户。”

  对同一问题,建行有关人士表示“有待总行的细则出台”;而民生银行(600016)有关人士则表示“已贷款客户首先要按照合同执行。不过如果银行愿意,双方也可以签订补充协议,按照新的方式执行”。

来源:和讯网